1.6起源的重重迷雾 

对一种文明最大的打击是什么?

不是环境的恶劣,
这可以通过艰苦奋斗去克服;
也不是孤独和寂寞,
这可以通过开发自身的精神世界来弥补。

——是对自己由来的迷惑,
这可以使他们永远无法具有真正的自信,
永远无法真正地成长。

 对于自身起源的迷惑,贯穿于到目前所叙为止的整个卡拉克历史,有理由相信,这种困惑从瑟卡纪元前就已经开始,持续时间至少一千三百多年。“卡拉克是我们的家园么?如果不是,那么我们来自何方?我们为什么会在卡拉克上?”各个时代的人都曾这么问过自己。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总是存在着一片远离卡拉克的人间乐土,那里鸟语花香,四季如春,在那里不用为了简单的生存就耗尽几乎所有的精力。卡拉克上的艰苦条件使这种“乐土传说”更具神秘色彩。古代绝大多数宗教思想,其实都是根植在这种乐土传说基础上的,一些教派(比如加奥森教)之所以能够广收信徒,本质上就是利用了人们渴望进入天堂乐土的朴素愿望。理性时代的曙光带来了哲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进步,但是在对起源问题答疑解惑方面却无能为力。科学化的生物分类学和解剖学却又无法为起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然而蓬勃发展的逻辑思维促使人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重新相信所谓“上帝把我们从天堂驱逐到了卡拉克”这种带有宗教意识形态的说法,人们宁愿相信是目前还没有发现科学的证据而已。在理性时代中期,经过缜密的研究分析,斯叶特的著名生物学家克里尔·斯叶特向戴阿米德递交了一份论文,提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卡拉克人与卡拉克上绝大多数生命不具有生物学上的相似性。这份报告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说为那些“驱逐”类宗教教义提供了确凿证据,因此如同一个炸药包,动摇了建立在理性和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稳定。可是另一方面,斯叶特的天文学家的科学观测显示,天上并没有所谓的“天堂”,后来的航天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一些大胆的假说把古老的传说和宗教与当代最先进的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异星创生论”,认为卡拉克人发源于外星,然后来到卡拉克;甚至一些更为大胆的人认为卡拉克人来自另一个空间。

随着斯叶特基斯在遗传学上的重大突破,又一个事实无情地显示出来:卡拉克人的蛋白质空间形式和遗传物质性状与卡拉克上的所有其它生命截然不同。卡拉克人是卡拉克的客人,而不是主人。别无它法,人们只能不情愿的对各种类型的“异星创生论”进行严肃的关注。

那些高轨道金属碎片的存在似乎为“异星创生论”提供了铁证。一些样本被带回地面,交由科学机构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的分析证实,这些不是天然金属,而是人造合金。详细的原子测定发现碎片的元素和同位素丰度从来未曾在卡拉克或是太阳系的其它地方发现过。不过一些科学家严谨地指出,这些碎片并不能确证什么,除了能够推测曾经有一艘来自其它恒星系的飞船曾经环绕卡拉克飞行,它是否与卡拉克人有关还有待证实。

虽然起源的迷惑仍然没有的得到解决,但这一发现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些“外星”材料的发现和分析有力地刺激了冶金、材料和制造业的飞跃。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进步又促进了能源技术和推进技术的发展。人们先是开发了裂变反应堆,紧接着是聚变反应堆,而且随着屏蔽装置的轻型化和小型化,它们都应用到航天动力领域里,一举解决了重大瓶颈问题。

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都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太空的发现促进了地面上的进步,然后人们自然重新把目光放回宇宙,之后必然的,命运会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脚下……

 “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
并没有觉得什么,
因为上面还满是黄沙,遮住了它的真面目。
可是随着挖掘的深入,

我震惊了。”
 

1106年,人们发射了一颗功能强大的雷达卫星,希望它能够在太阳系的其它地方发现更大的金属碎片带。然而卫星上的姿控火箭发生了故障,使卫星掉头朝向了卡拉克。这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项目的一名技术人员里卡布·杰拉西注意到在一个不应该产生反应的地方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强大的雷达穿透了赤道沙漠75米深的地表,发现某个超大型的建筑群,那似乎是一个以某种金属结构为中心的城市。

到了1110年,不断重复的雷达扫描所产生的不容忽视的结果促使一支科考队深入沙漠,去进行实地考察。于是他们挖掘出了“最初城市——卡托巴”。这是一座依托一艘古老飞船而建的城市。虽然在这之前,发现点古老遗迹一直是人类学家的梦想,但是当这种发现真的到来时,更大的困惑也随之而来。这座城市中央的飞船只剩下一副金属骨架,除了能在上面看出飞船的巨大尺度外,什么实质性的发现也没有。

在地面上当然不会发现什么,处于极端高温的赤道附近,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古老的蛛丝马迹早就烟消云散了。真正的宝藏正躺在地下深处等待有人扣门。1112年第一季度,这扇门被打开了。工程师们循着迷宫般的古老电缆打开了一间隔离舱,发现里面居然保留着古飞船的动力装置残骸。人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个古老的设备运回位于极地的蒂尔。对该设备进行的修复性改造又引发了动力学和材料科学的新一轮突破,然而更让人振奋的,是其后对附着在动力装置上的核心模块所进行的分析,它差不多将卡拉克人的宇航科技向前推动了500年!这不是普通的模块,这是科学传说中的“超空间跳跃模块”!经过十年的分析,以前只存在于科学猜想中的超空间物理学被建立起来。这种固态的超空间模块是一个量子振动设备,它能够产生贯穿任何结构的波形,进而引发名为“量子隧道”的效果,通过急剧压缩空间产生跳跃通道。这块原始的模块所包含的科技实在太过高深,卡拉克科研人员只能解读其中的一部分,为了进行区分,人们把卡托巴的模块称为“超空间核,而对自己的复制品才称为“超空间模块”。整个超空间物理学科的内容,以及仿制的超空间模块都是从超空间核上反向研究和设计而得,因此理论模型显得比较薄弱,模块的确切运作效果还不能确定。令人沮丧的是,卡拉克人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启动超空间核,因此大部分关于超空间航行的描述都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实验数据。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把这块超空间模块视为“卡托巴的珍宝”,并在一些中小型飞船上试验了仿制出来的模块效能,在摸索出一些经验后,开始初步具有太空远航的能力了。

自从发现超空间核,并由工程师和科学家进行进一步的细致搜索未有更多发现之后,对卡托巴古城的考察研究就完全交到文科学者手中,一切理工工作者都集中精力去发掘超核的宝藏。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冒着严酷的高温对遗迹进行着进一步的探索。其后20年间的主要任务是细致发掘遗址原貌,并把具有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并濒临毁坏的遗迹运回北极温带进行保留和展陈。1135年,一位名叫梅瓦丝·萨加尔德的女人类学家带领一个工作组推测出卡托巴观象庙的位置,由于某些意外情况,梅瓦丝最后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去开掘那片废墟的。当她打开那间近乎坍塌的神庙内室时,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所具有的全部意义,都雕刻在一块黑色的石头上。

 对漫不经心的人来说,它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但它对我们人民的未来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是它彻底回答了困扰我们长达千年之久的问题。 

梅瓦丝·萨加尔德立刻搬走了这块差点毁于高温的石头,并用最快的速度将其运抵蒂尔。当这位年轻女子带着指示石和满身的沙土闯进戴阿米德基斯萨会议时,正好打断了他们无聊的扯皮。萨们望向那块不起眼的石头,它上面雕刻的花纹几乎被岁月给摩擦掉了,然而仔细观看还是能够辨认出一些信息。雕刻在石头表面的是一个螺旋状图形,就跟斯叶特天文学家绘制的银河的形状一样;表示着银河的螺旋上凿刻着一条直线,从星系的中心直划到旋臂的边缘;直线靠近旋臂边缘的一端有一个点,其位置与卡拉克在银河中的位置完全相符;而直线靠近螺旋中心的一端画着一大一小两个点,并标识着一个既陌生又不陌生的名字:希格拉,说它陌生,是因为这是一种古老的通用语,现在已经无人使用,说它不陌生,是因为这个词的含义是:家园。

第二天日暮时分,戴阿米德的院士完成了对指示石的检验,不仅验证了它的真实性,同时也验证了它所蕴涵的意义。材料科学家证实它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这块外表毫不起眼的石头被命名为“指示石”。所有与会的基斯萨都把这个消息带回给自己的子民。这块石头所带来的爆炸冲击可以想象,它的照片被尽可能地向全体卡拉克人进行展示,几乎每个人看到那上面的图案,不用进行过多的解释就能立刻理解它的含义——千年悬案找到了答案,卡拉克人终于明确了自己真正的家园!

一个大胆的设想慢慢浮现出来,何不借助卡托巴超空间核的技术回到真正的家园希格拉呢?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设想,只是想想都让人心潮澎湃。可是在正式决定之前,还有很多论证工作需要进行。

首先,指示石上的星空地图很粗糙,不过这并非是不可克服的。天文学家完全可以作一些保险的假设,把石头上的图案与他们已经掌握的关于银河系的知识联系起来。

由于卡拉克远离银心,所以它的定位可以通过对相邻的河外星系做研究来确定。指示石的地图似乎指明卡拉克人的家园希格拉位于资源丰富的银心范围内,那里的恒星系更为古老而且之间的距离也更近。

材料学家认为可以详尽的分析指示石的成分,然后通过光谱对比来确定它所起源的恒星系。这块黑色的石头似乎带有在真空中形成的特征,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某个卫星而不是行星上的人造物品。对其原子结构的分析显示它是由岩层缓慢积聚而成的岩石;有些岩层由高能同位素构成,这只能由极高能的光子轰击而成。这些只能在最最激烈的恒星系中自然产生,因此它的材料绝对不是人工合成的,这可以证明通过材料来反推起源恒星系的做法是可信的。在观察其它河外星系时,斯叶特基斯的天文学家注意到星系中央的黑洞吞没巨大星球时会产生高能粒子的周期性光焰。如果将这一知识应用于他们所处的银河系,就可以根据指示石每一层的同位素密度粗略地计算出希格拉与银心的距离。这样的计算结果与卡拉克到银心的距离相减,得出两者直线距离至少三万五千光年。详细而漫长的计算持续了20年,最后终于将目标恒星系缩小到350个。

尽管卡拉克人还从未跨出过自己的太阳系,但是大家已经等不及了!瑟卡1155年,卡拉克从北到南举行了全球公决,从最强大的跨地域工业基斯到最小的农业基斯,人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卡拉克上的所有工业和科学力量都将投入到“追随指示石所指明的道路”这一任务中去——返回希格拉,自己真正的家园。

只是讨论、然后对各基斯事务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戴阿米德议事会被解散,因为它缺乏政治约束力,没有足够的力量调动全球的资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拥有实权的联合政府。从那时起,全体卡拉克人第一次凝聚成一个基斯!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上一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