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各类文章※什么叫做“无畏战舰”※

什么叫做“无畏战舰”

写作时间:2003年9月

作者:四木笑


说明:此文是在2003年《家园2》正式版刚刚上市没多久时写的,介绍一下在《家园:灾难》和《家园2》中都出现了的Dreadnought一船到底应该叫做什么名字,以及名字的来历。

“Dreadnought”出现在家园系列中,始于《Cataclysm》,《家园2》中也有此公戏份,那么这个老长的英文单词翻译过来应该叫什么呢?用早期版本的金山快译和金山词霸查一下发现意思是:厚呢子大衣,汗@_@||。在海峡对面的松岗公司代理游戏的时候似乎将这个词翻译成“超弩战舰”,至少gamebase上的同好朋友们很多这么叫。在迟到了一年的育碧官方汉化版中居然为其生造了一个词“巡航舰”,我的心在滴血……那么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呢?如果用全一点的词典或者新版本的金山词霸去查,会看到这样一个意思“无畏的人”;ok,正确答案即将揭晓,如果这个词用在军事方面,它的意思是“无畏战列舰”。当然,作为口语上的变通,你也可以称之为“无畏舰”“无畏战舰”。

在军事上,准确点说是海军史上,“无畏”有三层含义:无畏号战列舰、以无畏号作为首舰的无畏级战列舰和无畏型战列舰。

无畏号指1906年英国皇家海军建成竣工的无畏号战列舰;无畏级指无畏号所属的那一级别战列舰,因首舰是无畏号而得名;无畏型指后世受到无畏号巨大影响而采用同样设计思想建造的那些战列舰。在本文,“无畏舰”不特别注明就是单指无畏级的无畏号(此级也只有这一艘船),而不是后来广义上区分战列舰型号的“无畏舰”。

谈到“无畏”(Dreadnought)战列舰,估计每个海军史爱好者都会下意识地想到一个形容词——划时代。的确,10门单一大口径12英寸主炮、蒸汽轮机动力、21节航速、全面重装甲防护,使当时各海军强国的上百艘各类型战列舰立马成为古董,甚至20世纪后期核动力航母的下水在对海军设计思想的影响方面都没有它巨大。下面试从炮利、皮厚和腿长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无畏舰的特点。

炮利:很多人在谈到无畏舰的特点时提到的是“炮大”或“炮多”,其实这两点并不准确,它的显著特点是所有主炮采用统一口径统一身管。在无畏舰建造服役之前,流行的主炮布置方式是混装两种口径主炮或两种同口径而不同身管的主炮,其位置一般是第一主炮布置在首尾,第二主炮布置在两舷。造成这种布置方式的直接原因来自舰载火炮技术的进步,反映到实战中就是有效交战距离的显著增长,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开始使用初期型火炮指挥控制系统,使大口径舰炮的有效作战距离提高到7000m,但是在这个距离上靠单一火炮要想直接命中目标比较困难,解决方法除了在火炮上装备更先进的火力控制系统外,提高火力投送密度是更为有效的措施,直接的做法就是在战舰上提高火炮尤其是主炮的数量,通过主炮齐射的方式使每次投放的弹药成倍的增加来达到提高命中率的目的,但主炮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舰体尺寸增加、排水量加大、舰体强度和防护方面的困难,权衡利弊,首尾+两舷混装两种不同主炮的布置方式成为了主流。但这种布置的最大缺点就是不同主炮使用了不同的火力控制系统,在主炮齐射时无论是弹着点的判定还是射击诸元的解算上都不能统一,使射速和精度都受到影响,这在对马海战中表现得很突出。牵头设计无畏舰的约翰·费舍尔爵士1904年以现役上将军衔出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他是一个炮术专家,他对火炮运用方面的发展趋势认识得尤为深刻。1903年意大利海军提出了使用统一口径主炮的战列舰构想,但费舍尔先一步使其大型化和实用化。选择采用8门主炮是经过计算的,被认为可以完成一次对目标的火力覆盖。

皮厚:无畏舰排水量18110/21845吨(标准/满载),装甲总重量约5000吨,相比较之前的纳尔逊爵士级多出800吨,装甲钢采用了表面硬化处理,使得强度和抗穿透性显著提高。无畏舰的防护更全面,炮塔、轮机舱、弹药库、司令塔等关键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280mm,尤其是注重了水线处和水线以下对付水中爆炸物的攻击。甲板装甲采用多层布置,主甲板采用穹型(蛋壳原理),中间隆起两边稍低下与舷侧装甲对接。舱室尽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结构增加浮力储备;隔仓间的支撑壁采用强化钢结构以提高隔仓的强度和韧性。水线下和水线处的舱室间全部取消横向联络门,水密门的数量被尽量缩减,舰员的进出只能通过纵向的水密门。另外取消了传统的舰首撞角。这些措施对于提高战舰的防护能力特别是抗沉性都具有显著效果。

腿长:无畏舰在动力方面最大的改进就是使用蒸汽轮机。在方案设计时,对最大航速的要求就很明白——21节,并且是能够在长时间内可以保持的。在当时的经验来说,战列舰创造的最大航速是19节,并且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能够保持的巡航速度是14-15节,且只能维持在8个小时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对相对复杂的蒸汽机的可靠性和寿命都是致命的,同时主轴过热,引擎过载,面对这些故障即使是最有经验的轮机兵也无计可施。在此之前英国皇家海军已开始在较小型的战舰上实验性地采用了这一新型引擎以便测试和积累经验,1898年在300吨级的鱼雷驱逐舰“蝰蛇”号上采用了10000马力的帕森斯蒸汽轮机,取得了当时令人震惊的37节航速,后来陆续在一些驱逐舰和侦察巡洋舰上采用这种动力机组,实际使用证明了这种新式动力机组性能相对蒸汽机组有全面飞跃。而在15000 吨级以上的战列舰上采用新式蒸汽轮机,在当时的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还是首次,是一种设计思想的跳跃。蒸汽轮机可以保证无畏舰以20节以上航速持续行驶13个小时而保持良好的可靠性,这在战斗状态尤其重要。

如果单看炮利,可能还不觉得无畏舰如何如何,好比两只老虎,一只牙齿的锋利度是75,另一只也不过是80,但是当第二只老虎同时拥有大象的厚皮和猎豹的速度,那第一只老虎就只有成为食物的份了。这就是无敌的力量,无敌以后自然就无畏了。

然而,无畏舰相比前期的战列舰再是一个概念上的飞跃,但仍然保留有前无畏舰的影子。虽然它采用了8门同口径同身管的主炮,但布置方式仍然是首尾+两舷,不能同时发挥全部火炮的火力,舷侧炮塔造成了结构上和防护上的不利,舰体短肥,不利于航速的提高,这些不足之处一来是传统设计思想的遗留,二来也受限于当时的造船技术无法满足长舰身的结构强度。另有一些缺憾则是考虑不周所致,比如为了在追击中保证前主炮正常射击,无畏舰的干舷加高,但两舷炮塔的位置相对较低,它们的射击仍然受到高速行驶时飞溅的浪花影响。

无畏号1905年10月2日在普茨茅斯海军船厂铺设龙骨,1906年2月9日下水,同年10月1日进行海试。无畏舰的建造虽然只用了一年,但海试进行了很长时间,加上对舰员的训练和新设备的检测,直到1909年12月3日才正式服役。在这段时间里,英国海军所有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包括未完成的前无畏级和无畏级的后续舰“贝乐洛丰”)都被推迟,全世界的海军界的目光都注视着它的实验。最后,无畏舰海试成功的消息使英国皇家海军在一夜之间超越了所有海军强国,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德意志帝国,包括后者在内的所有列强都开始惊恐的注视着这艘划时代的战列舰——它的火炮、动力以及防护能力,还有仅仅一年的建造周期。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的海军竞争,纷纷将自己的无畏舰也赶下水去。同时,也开始设计更强于无畏舰的超无畏舰。相对于无畏舰来讲,超无畏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所有主炮都沿中轴线布置,作阵列炮击时可以发挥全部主炮的火力,其余在动力和装甲等方面更多的是技术上的进步。最早的超无畏舰是英国的英王乔治五世号,相对于无畏舰的8门12英寸主炮,英王乔治五世号的主炮为10门13.5英寸炮。

以上是对“Dreadnought”无畏舰名称的溯源。树皮狗为什么在《灾难》里安排了无畏舰的登场呢?是不是寄希望于这种集动能重炮、离子炮、导弹发射器和排斥脉冲功能的饼状巨舰能划“家园”飞船的时代呢?那么《家园2》里的基伯族无畏战舰又因何而得名呢?正当大家狂down《家园2》正式版之时,我只能在这缺乏网络的地方一边幻想着伟大的游戏,一边写下这个问号。

对了,大家是否对台湾的玩友为什么叫“Dreadnought”为“超弩战舰”而感到疑惑呢?这并不是台湾翻译的胡编乱造,所谓“弩级”一词最根本的来源也是Dreadnought,只不过是经过了日语的转译。

“Dreadnought”在日语中被音译为“ドレットノート”,读音为do-re-tto-noo-tto,简称“ド級戦艦”,而日语中“弩”字也发“do”音,日本人便将无畏舰简称为弩级战舰,相对应的超无畏舰自然就是“超弩战舰”啦。想来松岗在翻译《Cataclysm》时为了更炫一些,便为Dreadnought升了个级,加上个“超”字。

管窥之见,为您解惑;如有错漏,多请指正。